首页 部门简介 工作动态 理论之窗 职业道德 文化建设 《首医》报 新闻网 社会实践 联系我们
首页 >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部门简介
  工作动态
  理论之窗
  职业道德
  文化建设
  《首医》报
  新闻网
  社会实践
  联系我们
 
重实践 建新功 |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乡“约“医“夏实践团助力健康北京建设
发布日期:2023-10-07字号:[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首都医科大学党委、护理学院党总支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校团委和护理学院团委的精心组织下,护理学院“乡”约“医”夏实践团于暑期赴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宝山镇道德坑村地处怀柔深山区,距怀柔城区100多公里。该村共有村民278户519人,其中党员45人。解放战争期间,冀察热辽军区后方医院(二部)曾设立在此,前后共接收伤员3万余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资源匮乏,村里的发展一度滞后,是有名的“穷山沟”,曾被列为市级低收入村。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道德坑村贫穷落后面貌,村党支部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坚持深挖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精神基因,打造红色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红色道德坑

目前,红色教育体验基地已接待体验人员3.3万人次,村集体收入增加300余万元。2017年11月,道德坑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5年3月和2018年3月先后两次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文明村”,2019年6月和2021年6月先后两次被区委评为“怀柔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感受历史脉动 厚植济世情怀

实践团成员参观红色纪念馆

首医护理实践团成员们到此参观红色纪念场馆,充分了解老一代革命家在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历程,同时秉承红色精神,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坚定振兴乡村医疗的信念。

“老房子”遗址

道德坑村作为革命战争年代后方医院曾经的所在地,有着特殊的红色底蕴,有6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在革命年代承接后方医院任务时,该村曾经“家家是病房、户户住伤员、人人当看护”,每家每户都有感人的故事。为此,村委带实践团参观了这些“老房子”,让成员们听红色历史故事的同时切身感受红色历史脉动。

看着老房子矮矮的土墙上“到农村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标语,同学们被老一辈革命青年的精神深深打动,而这正是实践团此行的意义所在。

实践团成员观看北舞与道德坑村红色历史宣传片

近年来,道德坑村里还开展了红色传统文化的抢救性挖掘工作,整理了近百个红色故事,编印了《深山沟里的红色医院》《道德坑村志》等红色教育资料,同时依托与北京舞蹈学院的共建机制和第一书记帮扶资源,以村民自演的形式编创系列红色情景剧。此次参观期间,村委书记带领实践团观看了反映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的情景剧《让娘再送你一程》。实践团成员表示,该影片弘扬了红色文化,传承了红色基因,激发了党员和群众红色动能,为红色发展凝聚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力量。

聚焦访谈入户 着眼乡村卫生

实践团与村委进行访谈

为了更好地了解道德坑村的历史、现状以及常住居民的健康状况,实践团在对道德坑村的领导班子以及村医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后,对村子的发展历史、红色故事、根据地活动、当下发展、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以及当地的健康卫生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实践团后期开展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团走访入户切实了解村民健康问题

接着,在村医和村支书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分为两组,分别从村子的两头开始走访入户,深入了解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真实的健康需求,并进行了记录。同时,实践团为严重失能、卧床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些健康建议。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还发放了提前制作的急救宣传册和围保宣传册。走访结束后,成员们将收集到的老年人问题进行了整理,并对后期的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内容进行了调整,以期更好更充分地满足居民的实际健康需求。

2022级博士研究生郭蓉蓉在入户时发现,多数老年人存在或多或少的健康问题,但由于健康意识不足、科普新知识缺乏和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等原因,老年人的疾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和处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郭蓉蓉说,“我希望尽自己所能,将常见的老年人慢病知识传递给他们,并教会他们如何管理慢性疾病并维持自己的健康水平,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卫生健康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义诊守卫健康 “夏”乡“医”路同行

实践团定做的宣传材料

实践团在村子里开展了义诊活动。基于前期走访和工作人员的访谈,实践团发现道德村民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为此实践团带来了电子血压计、指脉氧、握力器等器材为村民义诊。

实践团基于前期走访和访谈开展的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村民们秩序井然地排队进行测量问诊。实践团充分评估当地居民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并以多样化的、创新性的形式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将学习到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为当地村民拥有更健康、更安全、更科学的生活做出自己的努力,为乡村卫生事业建设做出属于首医人的贡献。

实践团指导村民制作药材香包

同时,实践团的成员们也为村民带来了各种药材和香包。村民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并给自己和家人们制作不同功能的香包,主要包括安神助眠、驱蚊防虫和提神醒脑三种药效。

知识守护生命 首护伴你同行

符婷展开关节炎健康指导讲座现场

实践团给村民们带来了两场医学相关讲座。首先是由博士生符婷给村民们分享的《关节炎健康指导》。该讲座主要是针对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病进行讲解,并给予村民一些关于痛风的饮食指导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运动指导。

脑卒中识别讲座现场与后期问诊答疑

博士生郭蓉蓉给大家带来了《一分钟识别脑卒中》的讲座。通过动作演示和视频讲解,郭蓉蓉教村民从面部、肢体、语言等方面早期识别和预防脑卒中。讲座内容结束后,现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村民们对这两个主题非常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咨询和讨论。讲座完成后,两位博士研究生为村民们问诊答疑。针对农村常见的医疗急救问题,成员们还进行了急救知识科普宣传,科普内容包括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术(CPR)、跌倒的急救等。

村民积极参与急救演练实践活动

齐琦同学进行心肺复苏术(CPR)讲座并指导村民练习动作现场

实践团成员在进行急救知识讲座的同时,还制作了知识科普小手册。通过这次讲解与演示活动,村民们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增强了自己的安全意识。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今后举办更多类似的急救培训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葛高源同学展开围产期与妊娠期讲座现场

乡村居民大多面临医疗卫生知识不足的问题,该村地理位置偏远,妇女人口较多,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存在一些错误的乡风乡俗保健误区,不了解孕产期检查等事项的重要意义,而助产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实践团依据专业知识进行科普,让大众对围产期保健有更深入的了解。针对此情况,葛高源同学开展围产期和妊娠期讲座,为村内妇女讲解相关知识,收获了一致好评。

宣传振兴乡村 记录丰富经验

直播平台互动场景

此次实践团活动以全程直播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更多网友知晓宝山镇道德坑村弘德烈士陵墓园、战地医院旧址纪念馆等特色旅游产业。同时,全程直播让更多人参与到本次医学知识进农村活动,让活动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对接的村子,而是尽可能的让更多人受益。直播通过镜头记录农村的最真实的一面、通过弹幕互动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农村的风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直播中学到一些家庭日常生活必备的急救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共开展四次直播,获赞数23958,与线上观众互动163次,线上参与189人次,直播总时长5.4小时。直播的形式不仅打破了空间限制,同时助力了乡村卫生振兴,让更多的青年人关注乡村卫生振兴,号召广大群众,下基层,干实事。

问答环节

▲作为本次“乡”约“医”夏首医护理学院实践团活动负责人,在本次活动中,您有何收获与感想呢?

葛高源:

实践团的成员们积极配合,认真工作,在活动中真正为村民本身考虑,我们听从上级指令,及时调整活动进程,最终出色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真正做到了能吃苦、肯奋斗,在这次活动中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道德坑村居民们的朴质热情,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偏远地区医疗水平的贫乏,坚定了我以后要做一名德业兼修、为人民服务的护理工作者的理想。

我在完成围保讲座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运用所学知识切实去帮助人们的快乐和自豪,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在参观红色基地、烈士纪念碑时,我深入学习体会红色历史。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您在实践过程中有何新的发现与想法吗?

王怡佳:

道德坑村位置相对闭塞,里面居住着很多年迈的老人,他们距离最近的镇医院需要58公里,医疗资源也相对稀缺,在活动中,我感受到大家对健康讲座的期待,希望从中得到知识,每次讲座都有将近百人参加,并且大家认真听讲,这种给当地居民带来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的实际变化让我感到欣慰。

我更加坚定,随着更多护理学子实践团走进乡村,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实践团的活动将为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医疗服务的融合和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一名护理生,您如何看待本次实践活动?

谢云琪:

作为一名未来的护士,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时刻面临着挑战。因此,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活动中我进行了一场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讲座,这对我的职业发展和学习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我强调了急救的重要性。通过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我们能够快速有效地评估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紧急措施以挽救生命。

其次,该急救法的核心原则是通过冲击腹部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即确保患者的气道、呼吸和循环尽快畅通。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因为在急救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功能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我详细介绍了各种情况下的海姆立克试用姿势。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情境实践,村民能够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讲座后,我深感这是一次宝贵而难得的机会。通过宣传该急救法,我对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我扩展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为村民们的未来健康多了一份保障与预防。

实践团与怀柔区道德坑村干部合影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将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所期望的: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与此同时,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中护理学生责任与使命担当的践行,我们也将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八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撰稿:葛高源、余赛英

编辑:刘紫轩、齐琦

审核:杨芳宇、丁晓晓、傅炜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隐私声明 网页纠错 联系我们 访问网址  
Copyright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地址: 北京右安门外西头条 10 号 邮编: 100069 电话: 010-83911040 联系我们:shmzhf@ccmu.edu.cn